你觉得江淮汽车的质量到底好不好
个人觉得江淮汽车质量好,性能优良,油耗低经济实用,价格适中全国连锁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多,24小时服务在线,车主随时得到专业人员的热情服务,没有后顾之忧。
该车外观简洁明了,内饰干净利落,空间大乘坐舒服,底盘稳固没有颠簸感觉。该车是轻型汽车适合货拉拉司机带车加入公司,在平台上手机接单,就近装货,安全可靠送到目的地,非常方便快捷,合作共赢,利润均分,皆大欢喜。
还可以。江淮的车,无论是卡车还是商务车,还是轿车,质量都值得信赖,经得住折腾。这点不象其他国产车,毕竟它做车也有46年,其底盘技术是国内第一,中国大半的客车底盘都出自江淮。这个企业比较稳健、务实。
为什么感觉江淮汽车在乘用车市场销声匿迹了
江淮汽车的乘用车型表现较差,现在依靠“江汽集团”重新试探
在乘用车市场里有很多知名品牌,有些是热销的知名品牌,有些是“臭名”的知名品牌;比如长城、长安、吉利、传祺、比亚迪等品牌就属于一线热门品牌,众泰、力帆、陆风或猎豹等品牌则属于破产了的“臭名品牌”。
不过还有一类属于基本没有存在感的品牌,好评没有、差评也没有,甚至于连中评都几乎看不到;江淮汽车就是这么个品牌,但仅是在乘用车领域可以这么评价,江淮卡车还是相当牛气的。
江淮汽车曾经也是红极一时的品牌,其打造的瑞风系列MPV一度是销量最高的国产商务车,个人还使用过经典款瑞风(一家亲)和后来的和畅瑞风M5,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早期的2.0T&5AT的瑞风M5在同期是不输别克GL8的,价格也基本看齐,属于自主品牌里比较早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品牌。
在这一阶段里的江淮品牌的轿车和SUV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只是江淮乘用车貌似一夜之间就没有了动静,这是什么原因呢?究其原因应当与其车身生锈有一定关系,MPV车型也有出现,但除了这个缺点以外,核心总成的质量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其次则是江淮汽车在自主品牌技术迭代的几个关键节点里都没有动作,于是忽然就从正常水平变成了落后水平。
再次则是车辆的设计之路走歪了,参考瑞风M5,这台由宾尼操刀设计的MPV还是有很高的研制的;可是同期打造的SUV看起来都不怎样,轿车甚至于直接进行了山寨设计,而此时是山寨车整体落寞的节点,江淮汽车此时是在倒退。
技术方面确实有一个很长的阶段看不到任何进步,比如是瑞风系列搭载的2.0T汽油机连续多年不变,最大扭矩甚至不到300N·m,可是同期的多家自主车企都已经成功并成熟的应用了缸内直喷发动机,功率和扭矩都大幅领先于江淮发动机。其变速器只是研发出了六档湿式双离合,其类型和前进挡的数量都低于同期的竞品,这种变速器并不适合用于不追求性能和操控的MPV;此时的江淮品牌轿车与SUV的表现都已经很差,所以江淮品牌的燃油车已经指望不上了。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里的江淮汽车起点比较早,只是也没有玩转,其打造的电动轿车和SUV的续航里程与设计水平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在安徽区域内主要用于共享汽车或公务汽车市场;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其实很完善,整车厂有芜湖奇瑞、合肥江淮、合肥安凯等车企,还有国轩高科这样的动力电池巨头企业,可是总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无法宏观有效的利用优质资源,这也许是固化的思维导致的结果。
所以现在的合肥把宝都压在外来的车企上,比如“赌城”选择了比亚迪,吉利汽车和蔚来等知名车企,蚌埠和无为也都有比亚迪的配套工厂。
最终,作为国有控股企业的江淮汽车还是只能走回老路,选择与外国车企合资;选择的是现在看来不太景气的大众汽车,合资创立了“思皓”品牌,现在叫作江汽集团;但是思皓的定位还是不够清晰,打造的车辆包括燃油车和电动汽车,重点是思皓品牌不用大众车标,所以品牌力仍旧不够强,而关注自主品牌更多的消费者很少会选择这种“合资自主品牌”,思皓的销量虽然比之前的江淮乘用车理想得多,但长远看来还是没有太多前景。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江淮商用车做的真不错,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JAC车标,乘用车确实不行,口碑差,出去逛大街十天半个月不一定能看到一辆,下面是我朋友2009年的车,同悦款,38万多公里,三菱发动机,由于晚上随意拍的模糊了!现在还在用!
说到销声匿迹也不至于,我去年也买了江淮思皓,目前一万公里,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少,有些还会自我修复功能!比如自动驻车失灵了,重启一下就好了,后玻璃门窗按不动,重启一下就好了,有些功能还修不好!21款通病的方向盘异响,修了N次也没解决!修到我自己没耐性不想去售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