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空军、战术空军、战略轰炸与战术轰炸的关健性区别是什么
从实际军事专用语角度来看,确实不存在“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这样的专属词汇。但是由于美国空军曾经使用“战略、战役、战术”三个空军指挥部来区分自己的空军结构,因此从广义角度来看,仍然可以区分区分“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
战略空军和战术空军,最大的差异就是战区所能执行的战术攻击任务和战略打击任务目标。在一般来说,战术空军于中小型规模,其所担负的任务是前线战场遮蔽以及对己方海陆支援作战,进行战术支援,同时不担负针对于作战区域上空全部制空权的控制。只参与相对制空权的争夺。
而战略空军最主要担负着两大任务:第一,就是争夺制空权,在战区上空的取得绝对制空权;第二就是执行战略轰炸和战略投送任务,这两点是战术空军和战略空军最大差异。战术空军限制于自身的规模和装备限制,并不能执行超大规模的战略战役目标的达成。比如,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无论是俄罗斯投入在叙利亚的空中作战兵力,或者是土耳其以及美国,北约为首的各型部队,在执行的都是战术空军任务。而近些年来少见的能够执行战略空军的,也就只有剩下美军和俄军曾经展开的战略空中支援和战略空中投放作战。
至于“战术轰炸”和“战略轰炸",区别主要是针对特定战术目标进行持续打击,或者是有针对性的一次性致命打击。我们可以看到的,例如以色列空军控制组织的多数都是战术轰炸任务,而战略轰炸任务在近些年来很少见,能够看得到的就是美军在两次伊拉克战争中,针对伊拉克空军的防空作战力量,以及针对南联盟空军的空中预警、指挥、压制所执行的轰炸任务。
以上为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和资讯整合,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深入讨论。
谢谢邀请。首先就要区别战略和战术,战术为战略服务,战略是总体战术追求的目标。
战略空军的概念比较综合,但是普遍的要求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信息火力兼备,能够进行空制空、以空制海、以空制地的打击,能够全面参与各种作战形式,能实施远程反应和远程的作战。
战略空军要具备多重作战能力,是多装备体系化的作战力量,能够结合各个武器的最大优势,全球机动,全球到达是最高的要求,美国和俄罗斯是战略空军的代表,中国离真正的战略空军还有一定的距离。
战术空军是空军的构成部分,和战略空军相比则没那么多的综合性要求,但是也是空军多机型的有效配合。其基本目标是在战争事夺取制空权,进行航空侦查和航空搜索。
战略轰炸机和战术轰炸机的区别就是在使用目的和意图上,二者扮演的战争角色不一样。战略轰炸机主战略威慑,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一经使用就会对战局产生重大甚至决定性影响。战略轰炸机一般用于决定性的抉择中,或搭载战略武器,如原子弹和氢弹对敌方实行战略威慑。战略轰炸机行程远,隐身高,载弹量强,美国的B2和俄罗斯的图160都是战略轰炸机。
而战术轰炸机也是为了要摧毁某一具体的战争目标。这一目标一般也具有较高的战争价值,比如,战争时摧毁地方的油料库或者军事基地再或者是兵工厂,大大较弱地方的军事能力。
轰-6改进而来的轰-6K能担当我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的重任吗
轰6K通过换装发动机、革新航电、优化气动、减轻空重等措施,性能较之前的轰6系列有了较大提高。航程达到8000公里,作战半径最大可达3500公里。长剑20有效射程1500公里,轰6K的攻击半径大约4500到5000公里。这是数字是比较可观的,整个亚洲,包括第二岛链的美军关岛基地、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亚基地均在其攻击范围以内。因此,可以认为轰-6K已经具备了战略轰炸机的基本能力,迈过了战略轰炸机的最低标准线!
但是,无论从我国空军战略转型的发展需求,还是我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军事环境看,轰6K还不足以担当我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的历史使命。
世界上典型的战略轰炸机,比如B-1B、图-160、B52等,最大航程都超过12000公里,作战半径至少在5000公里以上,载弹量都在20吨以上,图-160甚至达到45吨。而轰-6K受原始设计制约,载弹量仅有9吨,突防能力、隐身水平、作战半径等都与公认的战略轰炸机有较大差距。
根据最新信息,中国轰-6系列的最新改型轰-6N已经进入最后测试阶段,很快就能列装部队。轰-6N最明显的改进就是加装了空中受油装置,可以进行中加油以拓展作战航程。如果按照加油两次估算,轰-6N的最大航程估计能够超过10000公里。当然这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因为在实际作战使用中,轰-6外置挂单方式、低空突防需要、选择迂回线路等,都将严重影响战机实际作战半径。
因此,无论是轰-6K还是轰-6N轰炸机,本质上都是中程轰炸机的改进型号,尽管某些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了战略轰炸机的标准,但其整体战术指标、任务能力都与战略轰炸机有不小的差距。在中国真正的战略轰炸机轰-20服役之前,轰-6K可以满足某些战略巡航任务的需要,但难以担当中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的重任。
能实现部分战略轰炸机的作用。
从战略轰炸机的定位看,其作战半径至少要达到5000公里以上,最大航程都超过12000公里以上,轰-6K作为轰-6系列的最新改型,公开资料显示其最大作战半径约3000公里,最大航程约7000公里,整体的续航水平距战略轰炸机还是有不小差距的。不过,由于轰-6K可携带巡航导弹,这样其射程又可增加1500~2000公里,作战半径亦可逼近到5000公里左右了。
有效载荷方面,目前美俄现役的战略轰炸机都在20吨以上,其中俄罗斯的图-160“白天鹅”更是达到45吨。最为对比,轰-6K仅有约8吨,单次的攻击能力也还是要逊色不少的。
从战略轰炸机的发展趋势看,未来低可探测性,也就是隐身能力依旧还是主要的技术指标。在这一方面,美国已拥有目前世界唯一在役的隐身战略轰炸机B-2,及具有部分隐身能力的B-1B战略轰炸机,俄罗斯也拥有类似B-1B的图-160战略轰炸机。而轰-6K在这一方面显然是不具备任何优势的。
此外,根据美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发展计划看,美国的B-21、俄罗斯的PAK DA(未来战略轰炸机)都对隐身更加重视,几近改至极限的轰-6系列显然已不太合适担负我国空军战略轰炸主力,目前已经在研的轰-20或许更适合这一角色。不过,轰-6K作为我空军的过度机型,及执行战术轰炸任务还是相当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