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处公园
公园简介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著名的西山风景区南麓,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建国后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历史悠久、久负盛名、风水宜人的山寺园林。
八大处公园被翠微山、平坡山、卢氏山环绕。三座山形似座椅,八座古刹错落其中。自然的“十二景”更是闻名遐迩。古人称赞“三山如美宅,八殿如宅中古玩,十二山水如户外花园”也有云。“香山之美在人为,八大家之美在自然。”
八大处公园的两座灵光寺因供奉世界罕见的释迦牟尼舍利而闻名中外。近年来,班诺波罗蜜多心经壁、五百罗汉浮雕、灵光寺舍利子等相继建成,形成了完整的佛家与佛家一体。在这八座古寺中,最古老寺庙是八正国寺,建于隋末唐初,建于宋、元、明、清。最大的寺庙是康熙和乾隆年间的项杰寺。八大处公园虽以八座古刹命名,但2000年明代摩崖石刻的发现,以八师第九名在北京引起轰动,吸引了石雕爱好者和众多佛教信徒。
八大处
历史变迁
中原八大古刹始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其中,灵光寺、长安寺、大北寺、项杰寺和正国寺都是皇帝修建的。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曾供奉在光思寺廖昭仙塔,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批准了新的佛牙塔。
20世纪80年代末,公园内有水上景点“崔莹湖”。改革发展十年来,八大处已成为北京一流的公园。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公园内新建了冲天台空小屋和会议中心,引入了食、住、娱、康一体化服务的新概念。为满足不同消费水平游客的各种需求,八大处公园已成为北京最近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
自然风景
八大处公园位于太行山西山翠微山、平坡山、卢氏山(西称虎头山,东称青龙山,北称翠微山)之间。它在方圆占地332公顷,最高峰海拔464.8米。三座大山被一把巨型太师椅环绕,形成了八大处独特的小气候,冬暖夏凉。得益于这种独特的小气候,八大处的自然风光美丽动人,四季如画:春天,杏花、桃花、春花、连翘等。满山都是盛开的,好漂亮。夏天,山峦苍翠,淡雅,鸟鸣,流水潺潺;秋季有枫香、火炬、元宝枫等10万余种红叶树种。秋霜过后,漫山遍野都是花,到处都很美。进入寒冷的冬天,白雪皑皑,雪凝。公园土壤和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7.2%。
八大处公园的早春景色
八大处公园三面环山,以八座保存完好的古刹命名。它还以自然的“十二景”而闻名。古人称赞“三山如美宅,八殿如屋内古玩,十二景如屋外园林。”还有一种说法是“香山之美在于人为,八大之美在于自然,其自然美优于西山。”
花园植物
八大处公园冬暖夏凉。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其中,长安寺树木80余种,40余万株,珍稀古树18种,590株,白松;光寺七叶树;大北寺的银杏树;正国寺的黄连木等树都是600多岁了,依然饱满美丽。有黄栌、火炬、元宝枫等红叶树种近14万株。秋霜过后,层林尽染,满山皆丹。
八大处公园
公园景点和传说
长安寺的一个地方
长安寺位于公园大门以南一英里多处。始建于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原名山鹰寺。后来在清朝顺治年间(1659年)和康熙年间(1671年)两次重修,规模越来越大,改名为“长安寺”。长安寺,倚翠微山,西朝东,红墙环绕,有两个入口,四个组合。入口是砖墙,上面写着“攀登欢乐之地”。沿着雍路西行,爬几十级台阶就到庙堂了。寺内有关羽雕像,也被称为“关公寺”。后面分别是“大雄宝殿”和“戴氏宝殿”。戴氏堂前的两棵白皮树格外醒目。虽然历经数百年沧桑,但依然枝繁叶茂,在北京著名古树中占有一席之地。当时长安寺是西山有名的寺庙。长安寺原有的500罗汉像已经消失。据明代万历年间史料记载,长安寺至今仍有“寺中四松”。大门里有十个天兵,样子很奇怪。门下有“五百罗汉”的记载,可见当年长安寺的地位和风貌。长安寺在“文革”中被毁,至今未恢复原貌,所以现在不会对外开放。
楚灵光寺
光思寺是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寺庙。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779),原名“龙泉寺”。金世宗时期(1162年)更名为“觉山寺”。龙泉寺旧名于明朝宣德年间(1428年)恢复,明朝郑桐年间(1436-1449年)扩建为“灵光寺”。
八地720度全景
光思寺山门殿朝东南,山门殿内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重3300公斤。给泰国僧王的礼物。光寺只有三个院落,分别是“大悲院”、“御池院”、“塔院”。大悲殿内,南有观音殿,北有拜佛殿,东、西有十四间陪房。院西南有一金鱼池,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年间扩建。这里曾经是寺庙的放生池。在池畔,有一座辽代的招贤塔塔基,又称画像千佛塔。
圣光寺
这座塔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的炮火摧毁。寺内僧人清理旧塔基后,发现一封刻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舍利的石函。北面的回廊是原来的睡轩、居士院、方丈院。现在方丈院内有建于1958-1964年的佛牙佛塔,高51米,共分7层。中塔二楼舍利阁内,有一座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的纯金七塔(据记载,南朝高僧朝拜西方,最早供奉于南齐都城建康,隋朝供奉于大兴,今安,唐末供奉于辽宁南京,今北京,辽道宗时期供奉于招贤塔塔基)。2000年,中国佛教协会修建了玉佛殿和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撰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影壁。因为世界上只有两处舍利子,灵光寺就成了全世界佛教高僧朝拜的地方。
八大处公园剪影
招贤塔与花和尚的传说
传说灵光寺曾经有一位住持。接手老方丈的位置后,他觉得自己练得差不多了,慢慢的就懒了。先是外出享受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有时还带酒带肉回寺。最后开始调戏女人,成了不折不扣的花和尚。方丈的无耻行为激起了一个胖和尚的愤怒,引发了一场正邪较量。
胖和尚为了逼方丈就范,连续三天在山门打坐。方丈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不敢再待下去。他决定尽力而为。他出寺后一路小跑,没费多大力气就到了平坡山顶。胖和尚不是傻子。他立刻追了过去,很快就找到了方丈的下落。他解下腰间宝贵的十三鞭,上了平坡山顶,心中大叫:“看招!”,只见那鞭子向前伸去,越伸越长,只听一声巨响,山崩、巨石,方丈早已不见了踪影。山坡上黑气滚滚,久久不散,阴森恐怖。胖和尚一看就知道,恶方丈的身体死了,恶鬼还在,鬼在游荡。于是转身回到寺中,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方丈,说:“这是宝物,可以避灾消灾。将来万一有灾,你就放在平坦的地方,烧三炷香,喊三声‘神鞭太保’,我就来。”说完飘然而去。
邪方丈的妖灵飘了9981天,附在他的烂骨上,重新修行,成了白了。他又做了坏事。广西地区的年轻女性不是死亡就是失踪。官府和寺里的和尚到处找,都没有踪迹。没有人能对此做任何事情。
有一天,小和尚突然想起了胖和尚留下的小盒子。他告诉方丈,方丈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那天晚上,天很黑,我看不见我的手指。中午,方丈带领众僧来到院中,将小盒子放在金鱼池旁的平地,点起三柱高香。快要烧完的时候,众僧连喊三声:“神鞭太保!”突然,东方的天空腾出了几千缕阳光,让大地一片光明。然后,一声霹雳,众僧抬头。他们看到一个胖和尚站在空上,脚踩祥云,手里拿着鞭子。他看到胖和尚手里的鞭子举了起来,突然石头滚了起来。一股黑气从岩石中冲出,扑向胖和尚,胖和尚又一次挥动鞭子,缠住了黑气。再看那座山,阴森森的岩石不见了,山上绿草茵茵,绿树成荫,只剩下一块丑陋的岩石,远远望去,凉得像个老虎头。
此外,和尚向白投降,扔下云彩,来到和尚面前,解释了整个故事。方丈问:“这种事再发生,我该怎么办?”胖和尚回答:“放心吧。把这鞭子留在庙里,就能拦住邪灵。”说完,他把鞭子扔进空,鞭子呼呼作响,放射出千万道金光。十三节鞭变成十三层宝塔,小盒子在地上慢慢旋转发出七种颜色的光,变成塔基。塔就在塔基之上,一瞬间,空祥云绕塔,仙乐飘散。从此,人们就称这座塔为招贤塔。据说只要招贤塔不倒,邪说就不能再抬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佛教协会在国家资金的支持下,专门在灵光寺北院修建了佛牙塔。新塔高51米,13层八角檐,佛牙供奉于塔内殿中的七宝金塔。1964年6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在灵光寺举行佛牙舍利塔开光仪式。
佛牙舍利是佛教的圣物,是我国的珍贵文物。许多外国元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领导人,经常来这里瞻仰佛牙舍利。
塔前有两副对联。一个说:“九界众生,不能从永生净土成佛、成佛;十座佛寺念佛,你是不能分组开悟的。”一个说,“佛法永存,光辉永存;舍利子应该是真的,总会有圣物的。"
楚三山庵
三安因位于翠微、平坡、卢氏(虎头、翠微、青龙)之间而得名。三安寺始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乾隆年间重建。山门上有三大殿,山门对面有五大殿,殿内建有释迦牟尼像。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一位名叫大田李彤的僧人曾在此研禅。写书出名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