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大闹天宫电影意义
《大闹天宫》可以说是本届电影节最受关注的经典老片。一方面,今年电影节“创生万象,幕后为王”的主题海报,灵感就来自于《大闹天宫》中美猴王出场的一幕:花果山小猴从水里跳出来后,用两个月牙叉,将水帘叉开,好像拉开舞台幕布,美猴王从幕后蹦出。
海报既借此象征电影节拉开帷幕,也寓意着电影创作“内容为王”,电影是台前幕后集体智慧的付出。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简述
孙悟空在天宫被封为齐天大圣,得了空职位,安排了闲活。是第二次被骗。直到蟠桃盛会遇到了赤脚大仙才知晓,于是偷吃蟠桃,引起众仙不满,还又喝了王母娘招待众仙的酒,半醒半醉就闹了起来。
玉帝派托塔天王,杨戬等天将拿他不住,最后还是如来用骗术震压在五行山下。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如何评价
实际上没看过这部电影。西游记的影视剧给我印象深刻的只有82版的《西游记》、98年的《西游记续集》以及周星弛的《大话西游》系列。它们其中的一个共有特点就是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的非常成功,说明大圣是西游记的灵魂,大圣火则西游火。六小龄童版的孙悟空是传统大圣的一个大成,很难被超越,而周星弛是另一个高点,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至尊宝,一个多情至情的孙悟空。很多翻拍的人发现不能超越六小龄童版的,就干脆也来个魔改,大约觉得能像星爷一样演出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可是,大圣并不是那么好改的,不是你给大圣换几个标签然后说这是新大圣我们就接受,因为他很可能是披着孙悟空外衣的另一个角色。诚然,观众对孙悟空的印象很难逃出六小龄童和周星弛给固化的形象,但如果改的合情合理,让我们觉得哦,这个剧情里的悟空就该是这样也是相当成功的。
影片着意设计了很多云层中穿梭和推进的画面,在天空飞翔的感受,无疑强化了观众的新体验,设计感和完成度均属不错,有着与西式魔幻电影截然不同的味道。在保持原著主线的前提下做了一些局部调整,最大的变化是重新构建了大闹天宫的人物关系图谱及其动因,显然是借鉴了西方魔幻题材世界观设定而做出的调整。在部分特效未臻完满,视觉场景之间的水准也不尽均衡。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从情节上说,剧情工整,完全按照好莱坞类型片的构造设置正邪人物。其最大的创新是郭富城扮演的牛魔王那条线,迎合了流行的魔幻题材,被上升到魔域与天庭两种制度的对抗。影片的改编有底线,不出格,很得体,改动的情节都是对原著故事的解释,比如孙悟空为何要大闹天宫,这里边有牛魔王对孙悟空的利用,也有九尾狐与孙悟空的微妙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