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电影主题曲
《堡垒》电影的主题曲是《世界末日》,由鹿晗演唱。这首歌同时也是电影《上海堡垒》的主题曲,由周杰伦作曲并填词,上海风华秋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于2019年8月6日正式上线。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这首歌或电影的信息,可以前往音乐平台或电影官网查询。
堡垒电影女主角
西格妮·韦弗
《堡垒》是由奥伦·穆弗门执导的剧情片,伍迪·哈里森和西格妮·韦弗等主演,于2012年2月10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洛杉矶警界动荡不安的大环境衬托下,一个警察灵魂的阴暗面和不幸遭遇的故事。
有看过《上海堡垒》电影的朋友吗?有什么评价
由滕华涛执导、鹿晗与舒淇领衔出演的电影《上海堡垒》于8月9日正式公映。这部耗时六年打造的科幻战争电影由作家江南的同名小说改编,在未来世界的背景下讲述了在外星文明突袭地球的危难关头,守护人类希望的最后一战在中国上海打响的故事。上映之前,影片就以“江南原著改编”、“鹿晗舒淇CP”、“上海陆沉”等话题持续占据热搜。在年初《流浪地球》吹响中国科幻电影号角之后,同属科幻题材的《上海堡垒》自然也被广大中国观众所期待。
8月9日,《今日影评》特邀微像文化首席执行官、影评人张译文做客节目,深度畅聊电影《上海堡垒》,并与观众朋友一同探讨影片之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意义。
科幻题材撞“地球”
具体类型大不同
新鲜上映的电影《上海堡垒》,与年初大爆的《流浪地球》几乎同时启动,同年接连上映的它们,自然引发了观众的对比。作为一名科幻电影的支持者与创作者,张译文对《今日影评》表示对于这种比较的心情很难理解,这也代表观众真正关心科幻题材,有了质疑才能督促类型的进步。不过在科幻创作层面,据张译文向《今日影评》介绍,两部影片在具体科幻类别上有着很大区别。在她看来,《流浪地球》属于由外界环境改变对于人类、地球造成灾难的灾难片,而《上海堡垒》则是与外星生命作战的外星人题材,而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有这样一种说法,就即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幻电影中没有一场与外星人酣畅淋漓的战斗,则这个国家就不算拥有真正的科幻片。显然,《上海堡垒》首次在银幕上做出了这一尝试。张译文对《今日影评》指出,这一尝试首先要体现人类保护自己的能力,透过交流让观众看到心理层面预期的为所爱之人的奋斗的感觉。对我国真正出现外星人战争向科幻电影颇感意外的张译文继续向《今日影评》表示,目前片中采取的机甲设计方式可能考虑到了观众的熟悉度,但未来可以在积累更多经验后作出人工智能等另外尝试。
科幻改编遵循三原则
暗恋情愫立足本土化
电影《上海堡垒》的同名原著小说,在科幻背景下讲述着一群少男少女的情感故事。而在电影中,情感部分被有意压缩,科幻部分则被放大,极有可能同时引发科幻迷与言情迷的不满。对此,张译文对《今日影评》表示,原著与改编电影间的平衡一直都是小说改编电影所要面对的问题,而对于科幻改编,一般有三个原则不可改动——其一,是小说最有价值的科幻设定层面;其二,是世界观的建造;其三,是对于主题的表达。对于此次《上海堡垒》的改编尝试,张译文认为是滕华涛导演基于以上三点选取了小说最触动她之处进行了创作。
爱情元素,在科幻片或灾难片中都不少见。对于《上海堡垒》所描绘的这场“旷世暗恋”,张译文向《今日影评》指出这正是电影与小说都比较有特点之处,令爱情关系以非直接的方式进行表达。在她看来,这一“暗恋”选择在国外科幻电影中较少呈现,而《上海堡垒》对暗恋情愫的描绘也是中国科幻电影本土化的一次尝试。
本土性强化代入感
不信任需逐步破除
在本土化层面,《上海堡垒》在令中国人肩负起拯救全人类责任的同时,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令我们的城市“陆沉”。片中呈现的这一悲剧,何以令中国影迷感到振奋?张译文对《今日影评》指出,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观众会对我们自身肩负起拯救人类命运这一历史使命抱有自信,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张译文继续向《今日影评》表示,这种呈现也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自己生活或熟悉的城市在电影中出现危机,会令观众产生很强的代入感。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代表,《上海堡垒》及此前的《流浪地球》在诞生之初都面对着大众的不信任。面对《今日影评》的镜头,张译文认为这种不信任并不来源于任何一部单独的电影本身,而是对仍处萌芽状态的中国科幻电影的一种情绪。张译文继续向《今日影评》指出,与其一直讨论如何建立本土语境云云,不如直接将作品呈现于观众眼前,无论观众的反馈是好是坏,都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前进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