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电影

问答网

赤道电影是根据什么改编的

赤道影片故事起源来自于两位导演整理资料时的真实信息。在拍摄《寒战》的过程中,两位导演搜集了大量有关香港警察系统的资料,其中,一个在2008年成立的新部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个部门就是片中张家辉饰演的角色所在的反恐特勤组,主要职责是收集情报。

导演还发现,香港不仅是全亚洲最安全的城市,也承担着远东情报中心的职责。于是,故事就慢慢成型了。

电影赤道最后结局是

赤道其实是张学友扮演的肇志仁,在电影的最后,当张家辉饰演的李彦明跑去找赤道,被赤道杀了之后,肇志仁赤道的身份就曝光了。

后来,国家局的人去抓(赤道)肇志仁,他们在火车上找到了赤道。但是赤道威胁国家局的领导,如果不放他走的话,他的属下就会去引爆已经埋好的炸药,原来,国家局领导的秘书是赤道的卧底。

结局:中、韩、港三方面表面目标一致,却各怀目的。崔民浩既要追捕“赤道”,夺回武器,并且要确保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宋鞍以中国立场,解决香港当前危机,以国力遏止任何境内的恐怖活动。李彦明跟肇志仁面对两国压力,并要处理反恐部队成立以来最大挑战,形势愈形紧张。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随着“信差”被捕,武器落入香港警队之手,中韩为拥武器权谁属起争议。另一方面,“赤道”现身澳门,他开始帮助韩国人,部署夺回武器及报复行动。

阴谋真相逐步嚗光,所有人防不胜防,谁都没有想到这个肇志仁,香港大学物理学教授其实才是真正的赤道,而李彦明最终查到赤道真正身份后被张怡君勒死,后来肇志仁和宋鞍二人为了躲避抓捕行动,逃到了京都,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为什么港片《赤道》,这么好的片子只有6.0的豆瓣分

作为港产片中硕果仅存的类型片,犯罪题材电影的“风口”一直是由香港电影人实际把控,从当初的《古惑仔》引得年轻人激情振奋,到后来格局越来越大的《无间道》和逼格越来越高的《黑社会》,将港产犯罪题材电影,推高到一个高处不胜寒的境地。

一部格局很大、剧情坑更大的《寒战》过后,香港年青一代犯罪题材“接棒人”梁乐民和陆剑清,似乎还想借着《无间道》的最后一点热乎气,再接再厉一把,在“麦庄组合”之后开创新的“梁陆时代”。

于是,2015年上映的电影《赤道》不满足于《寒战》中香港警界、政界内部的尔虞我诈,将格局一步到位的升级到国际问题——围绕着一件高科技便携式核武器,在香港、韩国、大陆与某超级大国之间,揭开了一场诡异莫测的博弈迷局。

故事开始于韩国。韩国军方秘而不宣的研制出了一件威力巨大的便携式核武器(代号DC8),这对于朝鲜半岛利益相关方,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然而,研制成功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代号“赤道”(张震饰)的一伙神秘人士,暗中获得了这件神秘武器,并准备转运香港,将神秘武器流出国外。

鉴于事件很棘手,香港警方由香港反恐特勤组主管李彦明(张家辉饰)和督察范家明(余文乐饰)负责此案,并邀请到核武器专家肇志仁(张学友饰)协助工作,在韩国特别行动组的情报支持下。通过双方的密切配合,由香港警方出面突袭交易地点,顺利得到了武器。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事惊动了大陆高层,带有情报部门背景的宋总(王学坅饰)及助理小袁(冯文娟饰)突然来到香港。毕竟,韩国秘密研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中国领土,这不仅破坏了朝鲜半岛原有的战略平衡,而且也威胁到中国的主权和安全。

韩国人自知理亏,于是,秘密伙同“赤道”一伙人,借助香港警方高层的卧底范家明,成功拿到了神秘武器。掌握了主动权的韩国特别行动组通报了这个结果,并要求各方不要纠缠此事,息事宁人,就此罢兵。

然而,“赤道”不过是与韩国方面假意合作,随后又伏击了韩国特别行动组,将神秘武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个奇迹般的反转,中(港)、韩各方都猝不及防。

发现“赤道”一伙总能先人一步的李彦明,认为内部一定有通风报信的“内鬼”,于是,他顺着自己的思路找到了“赤道”一伙人,却被赤道的女助手杀害了。

通过一系列努力,香港警方通过“赤道”的女助理,最终拘捕了“赤道”本人。被捕后,他不经意间向宋总透露,自己的情报来源竟然是宋总身边的女助理小袁。此时,小袁已失踪多日。

然而,“赤道”只不过是一个干脏活的影子特工,遥控全局的背后大BOSS,竟然是始终深藏于警方内部的核武器专家肇志仁,而他的背后,则逐渐浮现出某超级大国的身影。

影片最后,宋总在京都地铁中遇到了肇志仁,谜底刚要解密,影片戛然而止。

可以说,电影《赤道》一如《寒战》的问题,一直在努力营造巨大的迷雾,挖了很多剧情坑,却在最后没有完全说清楚,留下了一大堆的悬念和说不通的剧情。这些问题,都要等到上映遥遥无期的《赤道2》来填。

虽然这样做可以很轻易的吊起观众的好奇心,然而,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放了一阵烟雾弹,结果却越来越模糊,观众云里雾里绕了一圈,觉得自己被“空城计”给骗了,观影感受直线下降。

我觉得评分很客观,我作为观众也会打6.0分,讲讲原因。

这是部挺用心的野心之作,但是电影问题还是很多的,首先就是它的烂尾。

结尾香港大陆韩国三地的政府精英都是傻子,被反派全灭!

正派智商无限低,反派智商无限高,为了让正派输就让他们犯各种低级错误,为了让反派赢就让张震无所不能,想杀谁杀谁。

但是你反派厉害之处在电影发展过程中也没有铺垫啊,毫无逻辑地就让反派在结尾处牛气冲天,实在不明白导演怎么想象出来的。

另外,导演不尊重角色固有的性格特点,导致了很多人物行为上的前后矛盾,没有逻辑性。

所以电影看起来莫名其妙。

比如,张家辉这个人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警察,甚至有点二,他会威胁军火商,会对抓到的犯人用刑,算是不择手段。

线人又多,说找军火商一找就能找对人,按说必定是大风大浪里走过来的,算是老江湖了。

可这样的一个人,拿个小孩子荡秋千的视频来吓唬一个军火商人头子,导演是在玩过家家么。

这么一个高级警员,如此放心大胆的让姑娘一个人开着车在大马路上晃悠,结果,还满脸自信地跟丢了。

最后,不合理的剧情。

我国是个带瓶水都要过安检的国家,带把菜刀都进不了车站,结果电影中各种厉害的武器蹭蹭地往外露,光天化日之下来去自如地使用。无视我大天朝法律和安检啊。

说韩国制造手提爆炸装置,而韩国是无核国家,一个无核国家研制便携式核弹起爆装置跟玩似的,轻松又随意,并且一个国家这么重要的武器都看不住,说丢就丢了。

编剧这样编写太不合理了。

所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6.0分没得说。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肥肥答)

赤道电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