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作者
王长田,复旦大学毕业,曾在某名(不好意思我忘了)报当经济版记者,有机会周游世界。在美国时看了一个节目,有了创办自己的传媒有限公司的想法。
回国后到中央电视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台里的支持,他的第一个节目一播出就受到观众欢迎,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越办越大,光线成为中国最大的个人传媒有限公司,他就是中国第一个办个人传媒的人。
阿里“亏本”减持光线传媒意欲为何
9月2日,阿里解持2%光线传媒股份的计划宣布,引发市场的关注。不少投资者对此不解,认为阿里亏本解持光线传媒股份,不合常理。这亏本买卖着实让人看不明白,尤其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引爆电影暑期档,获得47亿票房的档口。
阿里亏本解持光线传媒股份在外人看来是笔亏本买卖,阿里是有着深远考虑的,尤其是从风控的角度。
据光线传媒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是11,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不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5亿元,同去年上半年相比,下滑了95%。这显然是值得阿里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面提到电影《哪吒》票房火爆,超过47亿元,显然是部赚钱的电影。阿里的眼光与我们平常人看问题的眼光,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我们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而阿里既看到了眼前利益,当然也没放过长远利益。电影《哪吒》火爆的票房带来的收入和利润缺乏持续性,而当前国内影视行业竞争相当激烈,行业挑战接踵而至。比如消费者对电影喜好的变化,国家政策对影视行业的约束等等。再加上电影制作成本的增加,使得光线传媒二季度净利润变为负数。
光线传媒还能弄出一部像《哪吒》这样票房爆款电影吗?显然,没有谁能肯定的回答。因而,阿里对光线传媒未来创造利润的能力是有所担忧的。
合资券商高盛高华9月4日下调了对光线传媒的评级,将其未来一年的目标价下调到5.69元,评级也由中性下调到卖出级别。9月4日,光线传媒收盘价是8.9元,这一价位与相对于高盛高华的目标价,下调了近40%。从边际效益下降考虑,高盛高华还预测了光线传媒未来三年的收益,每股收益下调22%—29%。显然,高盛高华对光线传媒未来的业绩不是很看好。
高盛高华可不是一般的角色,其作出的评级也不是空穴来风。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看来阿里和高盛高华是想到一块去了。
这样看来,阿里亏本解持光线传媒的股份,也就好理解了。
如回答能令你满意,欢迎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