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图片(胃癌图片和胃糜烂图片)

问答网

胃溃疡、胃糜烂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怎么辨别呢?

判断胃糜烂和胃溃疡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正规医院行胃镜检查。胃糜烂和胃溃疡两者,都是由于胃内黏膜层发生损伤而产生的病变反应。只是因为两者对胃的损伤程度有深浅区别。如果患者胃黏膜损伤程度比较浅的,没有伤到肌层的,就是胃糜烂。而胃溃疡不仅胃黏膜表面受损,而且已经侵犯到肌层。胃糜烂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就会出现胃溃疡。因此,在通过胃镜检查后,不管是胃糜烂还是胃溃疡,都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治疗。

胃溃疡

从广义角度说,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角、胃窦、贲门和裂孔疝等部位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的表现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胃糜烂

糜烂性胃炎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炎,又称急性胃黏膜病变或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胃糜烂的病因

内源性因素: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颅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等是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外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

胃糜烂的分类

急性糜烂性胃炎:起病较急,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粪,单独黑粪者少见。出血常为间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贫血。出血时有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慢性糜烂性胃炎: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反酸、餐后饱胀、食欲减退等。

如何预防

避免精神紧张:平时一些人可能会养成非常紧张的心情,这也是导致胃溃疡的一种原因,所以,平时应该预防自己的精神过度紧张,因为心理的因素对胃溃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一些情绪,避免大脑皮层受到不良的刺激。

注意饮食卫生:平时出现一些胃溃疡现象,大都是平时的一些饮食不够健康,特别是饮食方面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而导致,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不要偏食,平时尽量少吃一些,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因为这都会导致自己的肠胃消化功能紊乱。

避免药物损伤:平时一些人可能会服用一些药物,但是,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刺激性小的药。平时应少吃一些阿司匹林,强的松,消炎痛等等一些对胃黏膜有刺激性作用的药物,这样会加重一些胃溃疡的病情,并且得不到很好的预防。

胃糜烂是什么引起的,该怎么治疗?

糜烂性胃炎的处理:解决病因,最为关键。

一,糜烂的表面现象是黏膜上皮缺损、发炎,它的本质是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凋亡,炎症细胞趋集吞噬坏死细胞,启动干细胞分裂增殖补充缺失。糜烂就是一个伤害和抵抗伤害的集中反映。

伤害能力超过修复损伤能力,糜烂会持续存在并进展。修复能力超过伤害能力,则伤害因子被很快局限清除,细胞死体被清理,损伤被修复恢复正常。

反复持续的糜烂状态,就是发生了伤害能力大于损伤修复能力的状况。

机体任何不能治愈的炎症都是严重事件。无论发生在什么部位。它不但带来功能障碍和疼痛等不适感觉,还会有各种不良进展。癌变是最严重的后果。

二,糜烂的原因,就是造成细胞凋亡、坏死的伤害因素。

这样的因素,在我们皮肤表面会有创伤后感染、局部缺血坏死等。而在胃黏膜表皮,酒精刺激、非甾体药物刺激的中毒伤害、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性伤害是常见因素,其次是缺血性伤害。

1985年以来,由于澳大利亚医生马歇尔和沃伦的发现推动,幽门螺杆菌被认定会伤害胃黏膜细胞带来胃炎。其实这不符合实际。大量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它们并没有在释放毒素伤害胃黏膜细胞。

酒精中毒和非甾体药物刺激,都是急性损伤,只要停止喝酒、吃药,迅速恢复正常。——对于没有了伤害因素的任何炎症,胃部有足够能力修复损伤。所以,慢性糜烂性胃炎不会是来自这类急性刺激因素。

十二指肠反流和缺血,被认定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生原因。反流物含有的消化酶类足以伤害黏膜上皮。胃部供血不足带来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三,所以,经久不愈的糜烂性胃炎,要害性处理应该就是消除反流伤害和缺血伤害。

反流伤害来自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它同样是由于胃肠供血不足导致。

胃肠供血不足,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它是来自机体应激反应中的血液重新分配。——胃肠道消化系统被划分为没有应激任务的器官组织,在应激反应中被减少供血。

我们知道,严重烧伤者会发生应激性胃溃疡。烧伤皮肤而发病在胃,这一点不奇怪,胃肠供血大量缩减,黏膜细胞必须坏死。

如果是轻微应激刺激,不要认为胃部供血可以不受影响。这是不可能的。不减少消化系统供血,就节约不出多余能力对付应激刺激。只是刺激轻微,供血减少不多罢了。但是,它照样带来慢性胃炎。

这是糜烂性胃炎在机体遭遇应激反应状态下,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

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寻找、确定应激原,清除、阻断应激事件,只要做到这一点,什么药物都不用,恢复正常供血的胃部会自我迅速恢复正常。

胃糜烂图片(胃癌图片和胃糜烂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客服!